e57ffcf58f511f80a395b95373b739d9.jpg

古之善为士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


老子在第十五章中描述了古代那些善于行道的人,他们的行为和思想是微妙而深远的,难以被常人理解。这些人的内在品质和对道的理解超越了常规的认知,他们的存在和行为难以用言语来描述。


如果老子是现代的人力资源专家,他可能会说:“这些古代的‘善为士者’就像是那些在职场上默默无闻却影响深远的员工,他们的工作可能不会引起轰动,但他们的贡献却是公司成功的关键。他们就像是办公室里的‘隐形人’,但我们都知道,没有他们,打印机不会工作,咖啡壶也会空。”


夫唯不可识,故强为之容


由于这些善为士者难以被理解,老子只能勉强地用一些比喻来形容他们。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像是在冬天小心翼翼地过河,警觉如同害怕四周的敌人,庄严如同参加宴会的客人,自在如同冰即将融化,纯朴如同未经雕琢的木材,旷达如同深谷,包容如同浑浊的水。


如果老子是现代的导演,他可能会说:“这些‘善为士者’就像是那些在电影中难以捉摸的角色,我们只能通过他们的行为和环境来感受他们的存在。他们就像是那些在电影中总是出现在阴影里的角色,你看不清他们的脸,但他们的影响力无处不在。


孰能浊以静之徐清?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?


老子在这里提出了两个深刻的问题:谁能使浑浊的水通过静止而逐渐变得清澈?谁能使静止的事物通过运动而逐渐产生生机?这两个问题探讨了动与静、浊与清之间的转化关系。


如果老子是现代的生活教练,他可能会说:“就像那些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的人,他们通过运动让身体的浊气逐渐消散,让生命的活力逐渐涌现。谁能让一杯泥沙俱下的水变清?答案是时间和你不去动它。


保此道者不欲盈,夫唯不盈,故能蔽不新成


老子最后总结说,那些保持这种道的人不会自满,因为他们不自满,所以能够不断地更新自己,不固守旧有的成就。


如果老子是现代的企业家,他可能会说:“那些真正成功的企业家永远不会满足于现状,他们总是寻找新的机会和创新。满足于现状就像是在山顶上建房子,你以为自己到达了顶峰,但风一吹,房子就没了。


我们可以看到《道德经》第十五章不仅仅是哲学的深奥论述,它也是对个人修养、行为和对道的理解的深刻反思。